为解决分前端人手少,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分前端机房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自‘动切换配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等相关技术,通过多次双回线自动倒闸互君互换、自动保护、自动换相、互锁、自锁等实际操作试验,得到双回线母线柜、综合开关柜、自动控制柜安全运行的实际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前端机房供配电系统持续供配电的可靠性,确保在市异常时,有线网络前端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电源保障。
1、有线数字网络前端机房自动切换配电系统实施说明
1)外部采用TN-C接地系统,内部采用TN - s接地系统。同时采用以L46-V。-450V电压表及LWS一 15 -YH/3转换开关构成三相电源检测监视功能。
2)通过电流互感器可实现三相负荷测量功能,如图1所示
3)要求由双回线供电(具体向供电局提出设计负荷量及用电等级一、二级用电单位用电申请,具有处动保护、自动倒闸操作、自动换相操作等多项功能。
4)相应双母线、综合开关、自动控制柜正面板具有运行状态灯光指示功能。双母线框、综合开关柜示意图如图2
5)整个输出回路共18路,目前预留4路,以备今后功能扩展与业务增加带来对用电需求量的改变。
6)对于相负荷力求均衡分布,避免零点漂移。且尽可能将非重要用电设备(如一般性照明、空调等)安排于A相,播出、传输及监控等重要用电设备安排于C相,编辑制作等用电设备安排于B相。
7)单相备用发电机投人点安排于C相。
8)播出、传输及监控等重要用电设备应设立相应电子稳压器,以解决电压波动较大对传输设备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力求将电压幅度控制在±5%以内。
9)机房内部设立独立环形工作接地铜带,所有播出设备、编辑制作设备均需统一就近接入环形工作接地铜带;配电设备机架统一经由扁铁引人独立复式工作接地
10) 双回线引人线,经由两级低压氧化锌避雷器后再分别接入到双母线配电柜对应铝母线排。避雷器下引线经由圆钢或扁铁引入独立复式保护接地R。
11) 所有独立接地均需达标,且注意所有接地体需保持足够间距,以避免相互影响。
12) 在实际环境条件许可情况下,工作接地最后不能与保护接地接在一起,需形成一个独立工作接地
系统;而所有保护接地最终可与房屋钢结构、避雷带、地面卫星接收站接地端及房屋避雷接闪器下引线由圆
钢或扁铁一起就近经不同复式工作接地共同汇聚在一起。
13) 所使用的铜带、铜编织带、圆钢或扁铁需保证足够的截面;需保证所有引线、下引线压接及焊接的面积足够及牢靠,并定期进行防锈处理;需保证所用铜带、引线及下引线尽可能不出现90°弯折现象以避免在弯折处折断或导致瞬间多次大电流的重复泄放不畅,反而在接地体上出现髙电位。
14) 在所有工作接地下引线入地端,应加至少80cm的绝缘护套,以保护人员安全。
15) 接地电阻及接地类型的选择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UGJ16 - 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_9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 -9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面设计规范》(B】65 - 83)试行等规范执行。